谁会买咱家的外贸五代机?【军事榨菜13】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e1vYiE5r
转文本:OpenAI Whisper-Medium
整理:Deepseek V3
珠海航展引爆猜想:歼-35亮相背后的国际军贸风云与海四代技术革新
一、中东富哥的隐身机困局:沙特为何难选FC-31?
珠海航展上,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于庆江中将关于“新型战机”的发言引发热议,外界猜测可能是传闻中的歼-35。而回溯中国隐身战机的外贸之路,2014年首秀的FC-31(代号“鹘鹰”)曾是国际军贸市场的焦点。谁会成为它的首个买家?首当其冲的候选者是“中东土豪”沙特。
沙特军费常年高居全球前三(2022年超700亿美元),对五代机需求迫切。然而,其采购逻辑远非“性能优先”:
- 政治站队压倒技术:沙特空军装备长期依赖欧美,F-35因美国限制无法获得,但土耳其的“可汗”或韩国KF-21更符合其北约盟友体系。
- 贵族化空军文化:飞行员多来自王室贵族,战机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价值,中国装备的“非西方血统”可能难以满足面子需求。
- 宗教与地缘因素:沙特与西方军事合作深厚,短期内转向东方武器的可能性较低。
结论:除非沙特外交战略剧变,否则FC-31打开中东市场仍需时日。
二、巴铁的唯一选项:FC-31的“性价比”宿命
巴基斯坦是FC-31最现实的潜在用户:
- 体系兼容性:巴空军已列装歼-10CE、枭龙等中国战机,后勤体系高度适配。
- 印度威胁倒逼:面对印度未来可能引进的苏-57或自研AMCA,巴方需五代机保持威慑,但军费仅百亿美元(2023年约103亿),需精打细算。
- “青春版”传统:巴方采购历来倾向低配方案(如ZDK-03预警机),FC-31若推出简化外贸版,或成其唯一选择。
挑战:巴方财政紧张,采购时间与规模取决于印度五代机进展,短期内可能观望。
三、黑马选手:阿尔及利亚的“刚需”与机遇
非洲军购大国阿尔及利亚意外成为FC-31的潜在买家:
- 战争需求:与摩洛哥的领土争端升级,216亿美元军费(2023年暴涨70%)亟需现代化战机替换老旧的米格-29。
- 俄制装备困境:原计划采购苏-57,但俄乌战争导致俄罗斯产能不足,转向中国成为务实选择。
- FC-31优势:
- 成熟度:相比土耳其“可汗”(单价1亿美元)和韩国KF-21(技术未完善),FC-31技术更稳定。
- 多用途能力:大弹舱+外挂潜力,兼顾制空与对地打击,适合阿尔及利亚的作战需求。
展望:若俄罗斯持续无法交付,阿尔及利亚可能成为FC-31首个海外用户。
四、从FC-31到歼-35:中国海四代的“脱胎换骨”
FC-31与歼-35的关系长期引发猜测,实则是“技术验证机”与“成熟舰载机”的跨越:
- 诞生背景:
- 2012年FC-31首飞,定位外贸验证机;
- 2017年后,海军研究院启动舰载四代机项目,沈飞以FC-31为基础深度改进。
- 舰载化改造的硬核升级:
- 气动优化:增大机翼面积、优化座舱隆起设计,降低跨音速阻力;
- 结构强化:起落架抗冲击设计、折叠翼机构,适应航母起降;
- 航电升级:自动着舰系统、抗腐蚀处理,应对高盐高湿环境。
- 本质差异:歼-35已属全新机型,隐身性能、作战半径、载弹量全面超越FC-31原型。
技术意义: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独立研发隐身舰载机的国家,标志着航空工业体系的全链条突破。
五、军贸市场的江湖逻辑:武器背后的政治与生存
FC-31的外贸之路折射出国际军火市场的复杂规则:
- 性能≠销量:沙特的选择表明,政治站队、文化认同甚至宗教因素都可能压倒技术优势。
- 性价比杀手锏:阿尔及利亚等“务实派”买家更看重成熟度与价格,这正是中国武器的竞争力所在。
- 体系化竞争:巴基斯坦的案例证明,长期军事合作形成的体系依赖,能有效锁定客户。
未来展望:随着歼-35服役,FC-31或瞄准“中端市场”,与F-35错位竞争,成为发展中国家五代机的平替选择。
(全文约1500字,完整覆盖视频内容并扩展技术细节与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