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居然飞在刚果,他们想干什么?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q4y1j771
转文本:OpenAI Whisper-Medium
整理:Deepseek V3
战斗民族飞行员在非洲:刚果天空中的钢铁之翼
在许多人心中,俄罗斯飞行员是传奇般的存在——他们身怀绝技,驾驶民航客机如臂使指,无论天气多恶劣,总能准时抵达。台风?冰雹?不过是空中多绕几圈的“小插曲”。贝加尔湖冰面起飞、旅客帮忙推飞机的场景,对他们而言只是日常操作。难怪俄罗斯飞机落地时,乘客总会起立鼓掌。
然而,今天故事的主角并非本土的“战斗民族”飞行员,而是他们的终极形态——一群在非洲刚果的天空中搏命的俄罗斯飞行员。他们的形象或许与你的想象相去甚远,但他们的故事足以让本土同行自愧不如。
刚果:非洲的飞行禁区
刚果(金)是非洲第二大国家,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却也是西方列强长期争夺的战场。从比利时殖民时期的残酷压榨,到冷战时期的美苏角力,再到如今的军阀混战,这个国家始终未能摆脱动荡。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几乎瘫痪,50多个反叛组织割据一方,刚果(金)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最危险、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然而,危险与机遇并存。在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人员、货物、矿产甚至军火的运输需求极为旺盛。由于陆路交通近乎瘫痪,飞行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案。刚果的航空公司声名狼藉,几乎全部被西方国家列入禁飞名单——它们的适航标准低得令人发指。但这里也是全球飞行员的“淘金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亡命之徒在此谋生,而俄罗斯飞行员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联遗产:安东诺夫与“战斗民族”的绝配
苏联解体后,大量老旧的苏制安东诺夫运输机以极低的价格流入刚果,尤其是安-12、安-24和安-26等机型。这些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钢铁巨鸟”早已过时,驾驶舱里密密麻麻的机械仪表仿佛来自博物馆,舒适性更是无从谈起。但它们的优势在于皮实耐用、载货能力强,完美适应刚果恶劣的运行环境。
随飞机一同到来的,还有曾在苏联军队服役的俄罗斯飞行员。他们以极低的飞行标准、彪悍的作风和全天候的工作态度迅速成为刚果的“飞行活地图”。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只要雇主敢付钱,他们就敢飞。一位刚果航空管制员曾无奈地说:“当我们遇到俄罗斯飞机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按规则通话。”
AirCongo的“钢铁机组”
本次探访的机组隶属于刚果的AirCongo公司(注:原文为AirCassette,疑为笔误),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航空公司因安全记录极差,2006年被欧盟全面禁飞。2000年代初,该公司仅有两架飞机在运营,其中一架安-26便由俄罗斯机组执飞。
机组成员:
- 机长帕维尔:经验丰富的老兵,刚果飞行十余年。
- 飞行机械员瓦伦丁:兼任“空中厨师”,负责机组简餐。
- 机务埃里克:乌克兰人,团队中的“家庭主妇”,负责日常采购和放行检查。
一日飞行:火山、战火与土跑道
清晨,机组在刚果东部城市戈马(Goma)准备起飞,而城外M23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的交火仍在继续。机组成员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吃完早餐便按计划执行任务。
第一段:戈马→伊斯里尔
飞机装满香烟,飞越活火山尼拉贡戈。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味,舷窗外是绵延不绝的丛林与沼泽。降落伊斯里尔后,机组迅速卸货,随即装载下一批货物——洗发水和护发素,飞往班尼(Beni)。
第二段:班尼→基桑加尼(Kisangani)
班尼的“机场”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机械员瓦伦丁为大家准备了简易午餐:一根香肠、一个西红柿和一片面包。50分钟后,飞机降落在基桑加尼,遇到了另一位在刚果飞行20多年的俄罗斯机长维塔利。他兴奋地展示了过去拍摄的飞行视频,并邀请大家次日去蒸桑拿。
最后一段:基桑加尼→戈马
返程时天气恶劣,安-26的老旧气象雷达勉强帮助帕维尔绕开雷雨。副驾驶躺在货堆上睡觉,瓦伦丁默默抽烟。最终,飞机在戈马的暴雨中安全着陆,而埃里克已备好晚餐等待队友归来。
桑拿与乡愁:钢铁硬汉的柔软时刻
第二天,帕维尔带大家体验刚果的“俄罗斯桑拿”。110℃的高温中,他们喝着啤酒放松身心——这是他们在非洲少有的娱乐活动。
机务埃里克是团队中唯一的乌克兰人。对他而言,这份工作收入尚可,每月寄钱回家是最幸福的时刻。“这里有电视、有电脑,我已经很满意了。”晚餐时,帕维尔坦言:“刚果的生活就像在家一样。这里的人很奇怪,但可能我比他们更奇怪。”
禁区讨生活:致敬或叹息?
在刚果,坠机事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俄罗斯飞行员遇难早已不是新闻。但每一次悲剧,仍让人久久无法平静。这里是飞行的禁区,而他们在此讨生活,服务着这片被遗忘的土地。
该如何形容这群人?彪悍?乐观?或许吧。但即便硬汉如他们,也有畏惧之事——比如桑拿房里只敢喝啤酒,而非伏特加。这或许是他们坚守的安全底线。
全球化的今天,刚果这样的国家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最底层。安全与尊严,对他们而言仍是奢侈品。这群飞行员的传奇故事,是生存的赞歌,也是时代的缩影。
你是敬佩,还是唏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完)
注:本文根据视频内容整理,部分细节可能存在误差,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