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做到百万粉丝的?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vbYzzEsq
转文本:OpenAI Whisper-Medium
整理:Deepseek V3
从零到百万粉丝:一个摄影小白的自媒体逆袭之路
一、起步:放下包袱,执行力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做自媒体需要极高的专业水平,比如摄影领域必须技术过硬才能成功。但现实是,许多技术顶尖的摄影师粉丝寥寥,而我——一个自认“摄影水平非常差”的人,却做到了百万粉丝。核心原因在于:我比他们更早行动,且执行力超强。
2017年,我还是个内向的“闷骚宅男”,但为了做自媒体,我逼自己走上街头,用大疆Osmo搭配有线麦克风,在街头随机拍摄、自我介绍。朋友觉得尴尬不愿帮忙,我就自拍;怕被熟人嘲笑?“干就对了”——这是我最常对自己说的话。
启示:
- 贵人就是你自己:不要等别人推你,执行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 放下“面子”:同事、亲戚的看法毫无意义,目标明确才能走远。
- 低成本启动:没设备?借!没团队?自己拍!用手机也能开始。
二、内容策略:符号化、重复曝光与接地气
1. 打造个人符号
- BGM记忆点:我选用张国荣的《Monica》作为固定背景音乐,听到歌就能联想到我。
- 视觉符号:比如“扛大炮”(长焦镜头)成了我的标志,甚至佳能主动借设备给我。
- 夸张动作:拍摄时张大嘴巴的滑稽表情,让观众一眼认出我的视频。
2. 内容要“俗”但有效
- 拒绝“高级审美”:99%的用户更喜欢饱和度拉满的“暴力调色”,而非所谓的电影感。
- 制造争议点:故意犯低级错误(如不装内存卡、收音爆炸),引发网友吐槽,反而增加互动和流量。
案例:
- 暴雨天跳舞、台风天露营——反常规的内容更容易爆火,因为“大部分人下雨就躲,而你偏要拍”。
- “老法师”式摄影:尽管专业摄影师嗤之以鼻,但大众就是爱看“饱和度战士”。
三、爆款逻辑:数量堆死质量,热点要猛追
1. 先做再想,数量为王
我早期录了2000多条口播视频,前几十条磕磕绊绊,但量变引发质变。“做自媒体不是靠灵感,而是靠惯性。”
2. 爆款要“轰炸”
如果某条视频爆了,立刻围绕同一主题拍20条、30条,多机位发布。比如“麻辣车模”系列,一条爆了1000万播放,但后悔没拍更多。
3. 蹭热点要快
比如“给我一张船票”梗火时,新账号靠跟拍也能涨粉。“想到就立刻拍,先入为主者赢。”
四、变现思维:曝光自己,让商家找上门
1. 出镜比技术重要
很多摄影师账号只拍美女,但不出镜,导致商家不知道你是谁。**“IP值钱的是人,不是内容。”**我的策略:
- 在漫展、车展“抢镜”,让其他摄影师拍我,通过他们的账号二次传播。
- 和模特互动跳舞,而非单纯拍别人。
2. 低成本包装
- 没钱买设备?借!我用借来的“大炮”树立专业形象,后期品牌方主动合作。
- “理不取狗”系列:用50万的镜头配2000元的机身,制造话题反差。
五、避坑指南:这些错误你别犯
- 过度追求设备:电影机、高端灯光不是刚需,安静的房间+自然光也能拍。
- 审美太高反成障碍:大众喜欢的往往是“土味”,别困在专业圈子里。
- 单打独斗优于团队:人多意见杂,个人账号反而更容易落地执行。
六、终极心法:现在就拿起手机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能想到这些点子?”其实,“想到的人很多,做到的极少。”
- 学生在宿舍?拍“青春系列”!毕业后再拍就没感觉了。
- 刷到好视频?立刻截图分析,积累灵感库。
最后一句忠告:
“不要等完美,不要怕丢人,拿起手机,今天就开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