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09客机,吵闹中诞生的中国民航工业开山之作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P15YiEHz
转文本:OpenAI Whisper-Medium
整理:Deepseek V3
从祥凤到C909:中国支线客机ARJ21的涅槃之路
一、命名风云:从"祥凤"到"阿九"的文化隐喻
2007年12月20日,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通过全球华人网络投票获得"祥凤"这个充满东方韵味的中文名,寓意"翱翔之凤,祥瑞之凤"。然而随着网络语言演变,“祥"字逐渐衍生出戏谑含义,加之国际化战略推进,这个曾寄托民族航空梦想的名字最终在官方渠道消失。在民间,飞机却被戏称为"阿九”——既是"ARJ"的音译,也暗合当时网络流行文化,这种命名变迁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在文化认同与国际化之间的微妙平衡。
二、艰难孕育:二十年的技术长征
上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民航工业走过漫长弯路:自主研制的运-10项目黯然终止,与德国合作的MPC-75无疾而终,与美韩新等国的合作项目接连受挫。至90年代末,航空工业总产值过半竟来自"面D"微型面包车(两广运兵车民用版)。1999年航空工业体制改革将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拆分为一航、二航两大集团,实力较强的一航集团肩负起自主研制支线客机的重任,由此拉开ARJ21项目的序幕。